带着学生在精神的天空飞翔
汉滨高级中学 段春梅
我首先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正是因为她的一句话,竟让我尝到了一种被理解的快乐……或许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学生正在享乐,因为我们衣食无忧,殊不知精神上的丰足比物质上的丰足更加重要,可这个问题大概早已被多数人忽视了吧!值得庆幸的是,依旧有些人重视我们的心理教育,正如我们的语文老师……
——黄运芬
这是学生在日记中对我的评价,学生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那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让你的形象挺立在学生的心中,使他们因为你而愿意走进语文世界,走进人类的精神家园,而不仅仅是把语文学习当作增加考分的砝码。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字词句篇章结构,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篇篇诗文,感受人文精神,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这种引导,不能是说教式的,而是用语文教师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去感染他们。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为我们讲述外国人是怎样从莫高窟拿走中国灿烂文化的诸多文献,而中国官员、政府和敦煌住持王圓箓怎样地成就这段屈辱的历史的,老师的脸庞是严肃的、焦虑的、痛恨的、无奈的,同时又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被语文老师这份激情所感动,她激发了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爱国责任感。
这是非常精彩的一节课,老师高大的形象陡然地树立在我的心中,那是一种需仰望的高大……
——贺莉
说句实话,我们语文老师确实让我感动,我想她一定有着丰富的精神家园,有着一颗热烈的爱国的赤子之心,否则,她怎么能那么慷慨激昂地情真意切地把自己的看法,融合于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被她感染了……
——王雅楠
我们总是在抱怨当今社会太现实,太功利,缺乏精神追求,却很少反照自己,我们本承担着塑造他人灵魂的重任,却很少自问我们的灵魂是不是也正一点点的被彻底的物化。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而教师正是人类精神与文明的传承者。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 ,教师的人生轨迹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诗的崇高伟大和深刻的灵魂震颤,通过教师的劳动和智慧,在学生的心底树起精神的星座。
记得在学习鲁迅《灯下漫笔》的时候,讨论关于奴性的问题,有的学生竟直言不讳的说:“我们现在的人就充满着奴性!”表现出的是对现行各种制度的叛逆,大有他们现在也是奴隶的感觉,于是我引领着他们回顾毛泽东、李大钊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回想无数的先烈如何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鲁迅先生所期望的“第三样时代”,也就是做“人”的时代,列举了种种如今做“人”的自由,让学生端正了思想。接着,我问他们,那么我们该怎样做人,仅仅是享受丰富的物质与随心所欲的自由吗?从而,将尘封已久的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摆在了学生们面前。我告诉同学们,人生在世不能只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样,人生在世,如果只是低头拉车不去抬头看路,那就会迷失了方向。
问题一经提出,我分明看到了学生眼里闪出的火花。有学生在日记中如是说:
今天的语文课又让我思绪奔腾起来了,上自习时什么也看不进去,只在本子上胡乱画着。其实,老师提起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怎样做好一个人?“人”字只有一撇一捺,可是想要真正做好“人”,让“人”立起来,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威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我们不能只埋头传授知识,更应该抬头仰望精神的天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领航者,带着学生在精神的天空飞翔。
![]() |
![]() |
![]() |
![]() |
![]() |